英语论文网

留学生硕士论文 英国论文 日语论文 澳洲论文 Turnitin剽窃检测 英语论文发表 留学中国 欧美文学特区 论文寄售中心 论文翻译中心 我要定制

Bussiness ManagementMBAstrategyHuman ResourceMarketingHospitalityE-commerceInternational Tradingproject managementmedia managementLogisticsFinanceAccountingadvertisingLawBusiness LawEducationEconomicsBusiness Reportbusiness planresearch proposal

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英语论文商务英语英语论文格式商务英语翻译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英语翻译论文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论文文献综述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ResumeRecommendation LetterMotivation LetterPSapplication letterMBA essayBusiness Letteradmission letter Offer letter

澳大利亚论文英国论文加拿大论文芬兰论文瑞典论文澳洲论文新西兰论文法国论文香港论文挪威论文美国论文泰国论文马来西亚论文台湾论文新加坡论文荷兰论文南非论文西班牙论文爱尔兰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语法高中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听力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词汇学英语素质教育英语教育毕业英语教学法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英语论文写作笔记handbook英语论文提纲英语论文参考文献英语论文文献综述Research Proposal代写留学论文代写留学作业代写Essay论文英语摘要英语论文任务书英语论文格式专业名词turnitin抄袭检查

temcet听力雅思考试托福考试GMATGRE职称英语理工卫生职称英语综合职称英语职称英语

经贸英语论文题目旅游英语论文题目大学英语论文题目中学英语论文题目小学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论文题目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委婉语论文题目商务英语论文题目最新英语论文题目英语翻译论文题目英语跨文化论文题目

日本文学日本语言学商务日语日本历史日本经济怎样写日语论文日语论文写作格式日语教学日本社会文化日语开题报告日语论文选题

职称英语理工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补全短文概括大意词汇指导阅读理解例题习题卫生职称英语词汇指导完形填空概括大意历年试题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模拟试题例题习题综合职称英语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例题习题词汇指导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概括大意

商务英语翻译论文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

无忧论文网

联系方式

英汉植物词语相关对比分析

论文作者:www.51lunwen.org论文属性:硕士毕业论文 thesis登出时间:2013-04-20编辑:hynh1021点击率:4360

论文字数:12300论文编号:org201304191353166103语种:中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免费论文

关键词:植物词语认知理据性隐喻文化义语用义

摘要:英汉语中植物词构词中,植物名词可以与植物名词或动物名词构成并列式,组合成新的复合名词。汉语中植物词与植物词或动物词构成并列式的复合名词并具有喻义。植物实体很多都承载着各自的民俗意义,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许多植物词语也都含有丰富的文化义。

1导言


《庄子》曰:“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早期人类 “生太古之先,俾人居巢穴,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  )是在树上栖居的。语言的出现可能与他们从树上下到地上生活有密切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为了满足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需要而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决定了产生语言的需要。同时劳动也决定了产生语言的可能。人类有了语言以后,种群部落不断扩大,生活内容逐渐变得丰富多样,思想、情感交流得以实现和发展,从而逐步进化为远远发达于其他生物的高级动物。语言产生后又经过一万多年的使用和发展,在距今 5000~6000 年左右,文字也出现了。文字的产生为人类认识自身、研究语言奠定了物质基础。https://www.51lunwen.org/translation/  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与哲学、历史和文学的研究同步进行的。我国汉朝时产生了训诂学。在印度和希腊,公元前 4 世纪到 3 世纪,就建立了语法学。这些研究体系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语言、文字的专业性认知活动。所谓“认知”,指的是认识,即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包括知觉、记忆、学习、言语、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辞海》,1999)。本文中的“认知”意为直接依靠主体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不借助实践手段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田运,1996:93)。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共生同存着无以数计的物质,占据比例最大的三种物质是水、土和生物。生物类中占据比例最大的又是植物、动物和人。一直以来,所有的动物实际上都是由于植物的存在才得以生存和繁衍。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天起,从维持基本生存的吃、穿、住到满足高级层次的心理需要也都是紧紧依靠植物实现的。植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氧气、能量和各种工业原料,而且还能美化环境,供人观赏,满足人的感官欲望,让人赏心悦目。是植物养育了人类,植物与人息息相关。一旦植物消亡了,人类恐怕也无法生存。由于植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特殊性,因此涉及到植物的词语和表达在人类语言形成和发展中无处不在,不仅用于指称植物本身,而且演变到用于描述人类生活、感情、思想等各个方面。语言的出现与人类的生活习性密不可分。人在自身所处的客观环境中使用语言,语言与外部世界现实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约定俗成的联系,这种联系便是语言的所指意义。(许余龙,2002:38)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语言最初的词汇是名词,来自对自身和生活处所、生活资料的理解,如人体部位、房屋家具、各种食物等,然后在名词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运用隐喻等认知策略不断扩展,逐步形成了人类的概念系统。如用形容词来描述花草、树木特征,用代词来指称家族成员等。所以植物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还是人类运用类比描述物事、发展思维的重要取象源。植物词汇几乎在各民族语言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词汇组成部分,英语和汉语中许多植物词汇都反映出各自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由于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植物词汇在被使用和理解的过程中,往往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植物种类、社会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审美情趣和生态观念。


1.1 本文研究的对象、问题及目标
本文主要依据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和植物分类学的理论,从概念隐喻、“范畴化”、“原型”和“互动体验”、“百科知识”角度入手,通过对植物分类层次结构与植物名意义形成、扩展之间的联系的探究和文化义、语用义的分析,深入探讨植物词语隐喻化的认知特征,系统对比英汉植物词语意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研究的内容将主要围绕对下列问题的回答:英汉植物命名的“有理”和“无理”表现如何?英汉植物词语隐喻义表现如何?英汉植物民俗义及植物词语文化义表现如何?英汉植物及植物词语语用义表现如何?英汉基本植物词有哪些语用范围、英汉植物名词的转类/义情况如何?等等。研究的目标为:从植物俗名出发,依据个体植物的立体生命形式所对应的“苗”、“草”、“树”、“竹”和其构成部分的“根”、“茎”、“节”、“枝”、“刺”、“叶”、“苞/芽”、“花”、“果”、“种(子)”、“核(仁)”等中心概念词为范畴划分层次结构,分析对比由这些中心词组成的英汉植物词语的语义、语用特点(包括词义的词源概貌、隐喻模式、结构形态特征、转义数量及特征),提出“自然名物——类比映射——添加合成——民俗派生”的英汉植物词语的立体认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框架图形式对应描述英汉基本植物词词群的语言表现和文化印迹,为进一步构建英汉植物词语语义语用语料库提供语义语用描述的基础。


1.2 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的基础与意义
人类对世间万物的认知往往经历陌生——观察——了解——熟悉这样一个过程,对某种物质或事件熟悉以后,就会在大脑中留下印记,形成感性认识,记录这种感性认识的便是语言。通过语言再进行理性和更高层次的认识,从而使得文明得以延续,文化得以传承。按照广义进化论的观点,在与人脑认知有关的七个层次中,语言层(语言、符号、技能与行为)只是其中的一个层次,在它之下是意识层(感知、意识、情感、感受),在它之上是文化层(逻辑、科学、宗教、艺术),语言处在意识层和文化层中间。(钱冠连,2002:100)由于人的生物学、社会学特征(如头脑四肢、心理感受、情感体验等)普遍相同,所以对同一物事(entity)的意识层认知也会基本相同。千百年来,人类之所以能够迁徙融合、交往不绝,也正是因为具有相同生理、心理的意识层。然而,由于每个族群所处地理环境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历史变迁不一及科技水平不齐,在语言和文化层面的认知却不尽相同,甚至千差万别。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Langacker就说过:“意象是约定俗成的,因为各种语言的象征性成分并不相同,无法预言……各种语言只不过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说话,即使表达的思想是雷同的。”(转引自潘文国,1997:36)比如,同样表达植物自然开花这一现象,汉语说“花开了”,英语说“The flowers are out”, 除了语义,语音、符号、结构都不相同。文化层由于受思维习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教育理念的影响,认知上的差异也更大。文化中的许多要素是通过语言来表达、通过语言来演进发展的。萨丕尔说:“语言有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不同于别的群的一个群。语言也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总体。”(萨丕尔,1964)虽然同一种语言内,在地域相距较远的方言之间,说话人用纯粹的语音形式交流也比较吃力(如粤方言分别和其他方言),但很少产生冲突和误解。例如,一个不会普通话也不会读写的浙江人到广东生活或一个不会普通话不会读写的湖南人到上海生活,就不至于有“cultureshock”的感觉。不是说这个人的适应力多么强,主要是所有的汉族人都处在相同的文化层中。语言的这种“所属性”说明,人的言语表现形式无时不受潜存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要素的影响和制约。今天看来,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Saussure百年之前把复杂的语言现象分为语言(langue)、言语(parole)和言语行为(language)三个层面该是多么了不起。无论何种语言,作为非物质的文化形式的载体,都有一套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的符号体系。我们进行对比研究,也就是从互不相同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层面入手,探究分属两种文化的语言背后的异同点,归纳出认知规律或语言共性。而语言共性研究就是通过比较语言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所有人类语言共同的属性。(Bernard Comrie, 2009:33)所以,对比研究本身也是一种类型学的研究,语言之间的每个层面都可以开展对比,归纳出共性。剑桥大学英语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Gillian Brown 教授认为:语言存在着一套可以在不同层次——语音层次、构词层次、组句层次和话语机构层次进行描述的模式,而且“意义”的某些方面可以与每一层次相联系。(Gillian Brown, et al.,1999:2)从“本体论”(Ontology)来看,词汇应是语言中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因为其他两个要素实质上也是为了表达意义。1905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提出著名的“指称论”,认为词语与其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意义。语言表达不是空论文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共 1/2 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英国英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美国美国 加拿大加拿大 新西兰新西兰 新加坡新加坡 香港香港 日本日本 韩国韩国 法国法国 德国德国 爱尔兰爱尔兰 瑞士瑞士 荷兰荷兰 俄罗斯俄罗斯 西班牙西班牙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 南非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