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网

留学生硕士论文 英国论文 日语论文 澳洲论文 Turnitin剽窃检测 英语论文发表 留学中国 欧美文学特区 论文寄售中心 论文翻译中心 我要定制

Bussiness ManagementMBAstrategyHuman ResourceMarketingHospitalityE-commerceInternational Tradingproject managementmedia managementLogisticsFinanceAccountingadvertisingLawBusiness LawEducationEconomicsBusiness Reportbusiness planresearch proposal

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英语论文商务英语英语论文格式商务英语翻译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英语翻译论文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论文文献综述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ResumeRecommendation LetterMotivation LetterPSapplication letterMBA essayBusiness Letteradmission letter Offer letter

澳大利亚论文英国论文加拿大论文芬兰论文瑞典论文澳洲论文新西兰论文法国论文香港论文挪威论文美国论文泰国论文马来西亚论文台湾论文新加坡论文荷兰论文南非论文西班牙论文爱尔兰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语法高中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听力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词汇学英语素质教育英语教育毕业英语教学法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英语论文写作笔记handbook英语论文提纲英语论文参考文献英语论文文献综述Research Proposal代写留学论文代写留学作业代写Essay论文英语摘要英语论文任务书英语论文格式专业名词turnitin抄袭检查

temcet听力雅思考试托福考试GMATGRE职称英语理工卫生职称英语综合职称英语职称英语

经贸英语论文题目旅游英语论文题目大学英语论文题目中学英语论文题目小学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论文题目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委婉语论文题目商务英语论文题目最新英语论文题目英语翻译论文题目英语跨文化论文题目

日本文学日本语言学商务日语日本历史日本经济怎样写日语论文日语论文写作格式日语教学日本社会文化日语开题报告日语论文选题

职称英语理工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补全短文概括大意词汇指导阅读理解例题习题卫生职称英语词汇指导完形填空概括大意历年试题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模拟试题例题习题综合职称英语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例题习题词汇指导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概括大意

商务英语翻译论文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

无忧论文网

联系方式

英美文学中有关城市的美好书写

论文作者:留学生论文论文属性:职称论文 Scholarship Papers登出时间:2010-07-13编辑:wangli点击率:3101

论文字数:2756论文编号:org201007131717523039语种:中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免费论文

关键词:英美文学城市书写

在19 世纪、20 世纪的英美文学中,描写城市的作品可谓色彩缤纷。在美国作家欧文(W.Irving,1783-1859)、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F.S.菲茨杰拉尔德(F.Scott Fitzgerald,1896-1940) 、塞林格(J. D.Salinger)、英国的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艾略特 (T.S.Eliot,1888-1965)、萨克雷(W.M. Thackeray1811~1863)等众多作家笔下, 城市成了资本发育的温床,金钱成为人们进入城市必须获得的通行证。在笔者看来, 英美文学中的城市书写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写下层人物在城市中往上爬的经历及上层统治者对下层的欺压,凸出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贫富悬殊与阶级对立,表现出现实主义的悲剧精神欧文的《纽约外史》(1809),可以称得上英美文学史上第一部直接以城市命名的小说。“以逗趣的形式体现我们这个城市的传统;阐述本地人的脾性、风俗和特色;给本地的风光与场所以及熟悉的人物本论文英语论文网www.51lunwen.org整理提供披上一层唤起想象力的怪念丛生的联想”。(欧文语)《纽约外史》讽刺了荷兰殖民者在纽约的统治,驳斥了殖民主义者为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所制造的荒谬的论据。德莱塞的《嘉丽妹妹》(SisterCarrie,1900)描写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从小镇来到大城市谋生的故事。在集中表现城市生活时揭露了一方面是工厂里恶劣的工作条件,另一方面是富人挥金如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嘉丽妹妹》里对于纽约市穷人所遭受的困苦与凌辱的描写使人读后永远难于忘怀。
德莱塞通过19 世纪最后10 年芝加哥与纽约市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描写,再现了19 世纪末美国城市生活的广阔画面。在德莱塞看来,人不是分为善者与恶者而是分为强者与弱者,强胜弱汰这是自然的规律。由此,环境成了《嘉丽妹妹》里决定一切的因素。是环境迫使嘉丽一步步走上追求金钱、享受与成功的道路,同样也是环境使赫斯特伍德阴差阳错地逐步落魄,最后以煤气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嘉丽妹妹的美国梦包括内外因素。外在因素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美国芝加哥的地理因素,贫富悬殊的阶级背景和社会流动性对个人的影响。内在因素即:人性的不竭欲望,嘉莉对物质主义的推崇,嘉莉天生的反叛性格和她貌美才疏的先决条件。F.S.菲茨杰拉尔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TheGreat Gatsby,1925),又是美国梦给青年带来的喜悦与幻灭的实例。小说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描写了20 年代贩酒暴发户盖茨比所追求的“美国梦”的幻灭,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悲剧。 盖茨比与黛茜的恋爱和分手本来是个很普通的爱情故事,但作者把盖茨比热恋的姑娘当作青春、金钱和地位的象征,当作靠手段追求富裕物质生活的“美国梦”。盖茨比为了追求黛茜耗尽了自己的感情和才智,最后葬送掉自己的生命。他天真地以为:有了金钱就能重温旧梦,赎回失去的爱情。可惜他看错了黛茜这个粗俗浅薄的女人,看错了表面上灯红酒绿而精神上空虚无聊的社会。他生活在梦幻之中,被黛茜抛弃,为社会冷落,终于铸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盖茨比是20 年代典型的美国青年,他的遭遇正是欢歌笑舞的“爵士时代”的写照。作者还为小说设计了一个“双重主人公”尼克•卡罗威。他的重要性在许多方面不亚于主人公盖茨比。他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评论者,又是小说中一个重要人物。
他与矛盾着的双方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是盖茨比的邻居和朋友,又是黛茜的表哥、汤姆的同学,还热恋着黛茜的好友乔丹。他充当了盖茨比和黛茜分别5 年后重新见面的牵线人,又成为盖茨比重温旧梦的批评者和他惨遭杀害的同情者。他虽然跻身于长岛豪华的住宅区,但他既不是汤姆所代表的“荒原时代”的精神世界的公民,也不是盖茨比所代表的盲目崇拜黛茜的脱离现实的梦幻世界的同路人。他代表美国中西部的传统观念和道德准则。他对于盖茨比追求失去的幸福的梦幻有许多中肯的批评,对于讲究外表而内心卑俗的汤姆和黛茜则进行了公正的鞭挞。盖茨比死后,昔日的宾客一个也不露面,黛茜则陪丈夫远远离去,尼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的虚伪和无情,使读者对于盖茨比所追求的美国梦的必然破灭有了深刻的印象。狄更斯的《双城记》(A Tale ofTwo Cities)突出描写城乡冲突及梅尼特医生的正义行为,《奥列佛•特维斯特》真实地表现当时伦敦贫民窟的悲惨生活,讽刺和抨击了社会的黑暗与罪恶,揭露了所谓慈善事业的真相。作者满怀同情地描写了贫苦儿童的悲惨命运。奥列佛•特维斯特是一个富裕人家的私生子,在人间地狱般的贫民收容所中度过了4 年悲惨的生活,后给一家棺材店领去当学徒,在那里他又因受不了残酷的虐待而逃了出来,徒步走到了伦敦,但却不幸卷入到盗贼集团。后来奥列佛被一位仁慈的有钱人布龙洛先生救了出来,不久再度落入贼手,几经波折,才回本论文英语论文网www.51lunwen.org整理提供到布龙洛家里,成了布龙洛的义子。最后,弄清了关于奥列佛身世的真相,原来奥列佛是布龙洛一位好友的儿子,于是他得到了一笔遗产,开始过幸福的生活。作恶的贼人,也都受到了惩罚。狄更斯的小说善于通过书写城市,表现善恶冲突,张扬出人道主义主题。此外,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1949)以60 多岁的推销员威利•洛曼在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区的巡回推销为线索,揭露了一个只认可“成功”的势利社会。萨克雷《名利场》(Vanity Fair,1848)中的穷画家女儿蓓基•夏泼,在受尽歧视之后,靠色情和机智,不择手段向上爬。这正是英国社会的种种势利风尚、投机冒险和金钱关系深刻的坡露。
二、描写中产阶级、上层社会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呈现出现代主义色彩萧伯纳(G. B. Shaw)的《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从一个角度揭发了资产阶级和贵族们高人一等的生活的实质。华伦夫人开始生活很苦,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与人合伙开妓院,才变得富裕起来。在这里,金钱至上取代了理性与良知,薇薇的出走则是对这个黑白颠倒的社会的一种无声反抗。艾略特的《荒原》(The Waste Land,1922)大量营构城市意象,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彻底失望。其中客观现实一类的意象大多是关于“一战”后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生活。最醒目的是关于当时伦敦的景象,例如“长河流汗/石油,沥青/驳船飘零”,飘着“空瓶子,三明治纸,/丝手帕,硬饭盒,烟蒂头/或者夏夜其他痕迹”泰晤士河,一只“无声地爬过草地/在河岸上拖着它沾湿的肚皮”的老鼠。再如,虚幻而商业化的伦敦意象,下层伦敦的图景:水手、打字员、小店伙计等等,尤其是妓女的意象可谓活灵活现。《荒原》围绕当时伦敦形形色色的人与景的意象,反复出现的破败、混乱、衰枯、倾塌的意象群:“残忍的四月”,“死去的土地”,“乱石的垃圾堆”,“岩石堆成的群山没有水”,“背后是一片荒芜的平原”。围绕“荒原”意象群的有伦敦和曾经也像伦敦一样辉煌过的各种文明都市,如,“飘渺的城”,“耶路撒冷/雅典/亚历山大/维也纳伦敦”等,从而勾勒出“一战”后的伦敦这座资本主义心脏城市破败、荒芜的风光。因此,诗歌中“一堆破碎的意象”给读者带来的不仅是对工业化、欲望化的城市现状的忧虑、迷茫与失望,还有对传统的珍视与坚守,对未来的希望与企盼。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1951),以16 岁的中学生霍尔顿作为审美视角,呈现出对都市的批判色彩。霍尔顿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在收费昂贵的潘西大学预备学校读书,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他并不快乐,时时感到与环境格格不入,他没有得到他最渴望得到的东西:真诚、同情、善良和对人的爱。同学的自私自利,校长的虚情假意,挚友的自杀,使得霍尔顿离开了学校,来到地狱般的纽约市。在这里,社会的腐败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示,他也因此经历了更强烈的痛苦和失望。霍尔顿在苦苦追寻爱与理解的过程中不无沮丧地发现,在当今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接触与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情感枯竭、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现代都市生活必然引起像霍尔顿这样的精神价值的探索者的厌恶与愤闷。汽车成了生活的中心,连读书也只是为了“将来可以买辆凯迪拉克”。对这样赤裸裸的拜物主义霍尔顿感到深恶痛绝,因为它压抑了人的自主能力,使他成为物质的附庸论文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共 1/2 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英国英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美国美国 加拿大加拿大 新西兰新西兰 新加坡新加坡 香港香港 日本日本 韩国韩国 法国法国 德国德国 爱尔兰爱尔兰 瑞士瑞士 荷兰荷兰 俄罗斯俄罗斯 西班牙西班牙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 南非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