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网

留学生硕士论文 英国论文 日语论文 澳洲论文 Turnitin剽窃检测 英语论文发表 留学中国 欧美文学特区 论文寄售中心 论文翻译中心 我要定制

Bussiness ManagementMBAstrategyHuman ResourceMarketingHospitalityE-commerceInternational Tradingproject managementmedia managementLogisticsFinanceAccountingadvertisingLawBusiness LawEducationEconomicsBusiness Reportbusiness planresearch proposal

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英语论文商务英语英语论文格式商务英语翻译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英语翻译论文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论文文献综述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ResumeRecommendation LetterMotivation LetterPSapplication letterMBA essayBusiness Letteradmission letter Offer letter

澳大利亚论文英国论文加拿大论文芬兰论文瑞典论文澳洲论文新西兰论文法国论文香港论文挪威论文美国论文泰国论文马来西亚论文台湾论文新加坡论文荷兰论文南非论文西班牙论文爱尔兰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语法高中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听力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词汇学英语素质教育英语教育毕业英语教学法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英语论文写作笔记handbook英语论文提纲英语论文参考文献英语论文文献综述Research Proposal代写留学论文代写留学作业代写Essay论文英语摘要英语论文任务书英语论文格式专业名词turnitin抄袭检查

temcet听力雅思考试托福考试GMATGRE职称英语理工卫生职称英语综合职称英语职称英语

经贸英语论文题目旅游英语论文题目大学英语论文题目中学英语论文题目小学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论文题目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委婉语论文题目商务英语论文题目最新英语论文题目英语翻译论文题目英语跨文化论文题目

日本文学日本语言学商务日语日本历史日本经济怎样写日语论文日语论文写作格式日语教学日本社会文化日语开题报告日语论文选题

职称英语理工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补全短文概括大意词汇指导阅读理解例题习题卫生职称英语词汇指导完形填空概括大意历年试题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模拟试题例题习题综合职称英语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例题习题词汇指导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概括大意

商务英语翻译论文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

无忧论文网

联系方式

在功能视角下对比研究英汉情态表达语 [3]

论文作者:佚名论文属性:短文 essay登出时间:2009-08-16编辑:ruanwenjun点击率:6172

论文字数:5000论文编号:org200908161319031241语种:中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免费论文

关键词:英语/汉语/情态/情态表达语/对比研究/英语语法/功能视角/英语情态表达语

29) 就数学史而论,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论著。
英语评论附加语主要作为主位出现在句首,且常构成单独的调群,拥有自己的声调突出,即信息焦点(Crut2
tenden 1997: 69) , 汉语评论附加语也如此。将评论附加语主位化实际上是突出了它的评价意义。从功能的角度解释,评论附加语作为信息的起始点,有明确的人际意义,〓72〓其功能相当于“我来告诉你我的看法( I’ll tell you what I think) ”(Halliday 1994: 49250)。此外,如上述例句所示,英语评论附加语“不影响句子语义结构的完整性,因而在这种成分和信息单位之间似乎存在一个‘界限’,所以在书面语中通常有一逗号把它和句子的其他成分隔开”(李杰、钟永平 2002: 11) ,同时现代汉语受到西方语言输入的影响,也会有“张三,我认为,是不会说实话的”这类句式出现,其非欧化的表达方式是:我认为张三是不会说实话的。情态附加语是表达评价意义的一种手段,英汉语的情态附加语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在句法上又彼此有别。
3. 3限定情态功能词与情态附加语组合
在英汉语言中,情态也可以通过限功词与情态附加语的组合得以实现。如“But theymust surely have realized whatwas happening. (但是他们肯定确实已经意识到发生
什么了。) ”尤其表明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同时用限功词和语气附加语表达可能性。
Lyons(1977: 807)注意到在情态词连用时,应该区分情态协调与情态不协调这两种组合。比如“possibly”和“may”都表达同一程度的情态,所以它们的组合是协调的;而“certainly”和“may”在这种意义上是不协调的。汉语中也注重情态协调,如“他总是能转危为安”句中,“总是”与“能”均表达肯定的可能性。再分析以下例句:
(30) a. Thatwill probably be John.
b. He will usually sit there all day.
(31) 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 (老舍《骆驼祥子》)
除了那些置于句首的语气副词外,汉语的语气副词总是直接出现于情态动词之前。因此,汉语不能说“就能
一定跑得有个样子。”或“他能总是转危为安。”英语语气副词多半位于情态动词和实意动词之间,英语中诸如“He usuallywill sit there all day. ”这种句子是极为罕见的。其次,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属于同一个句子的情态副词和情态动词,有时可能会表达不同的情态意义。“Probably, Iwill help them. ”和“他可能愿意去美国开会。”两个句子中“probably”和“可能”都表达可能性,而
“will”和“愿意”此处指示性多于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
“probably”和“will”不能同时表达可能性。例如“He will
probably attend the meeting”中,“will”依语境既表达可能性又表达倾向性。
3. 4谓语的扩展
韩礼德(1194: 89)相信“除限定情态功能词之外,义务和倾向也可通过扩展谓语来实现, 即:意态可以由一个被动动词和形容词体现”(如: be supposed to, be obliged
to, be anxious to, be bound to) ,而且英语形容词只能表达属于意态范畴的倾向性。
(32) As a teacher, he is expected to help all the
students rather than those top ones.
(33) I am willing to help you with English writing.
此处,“is expected to”和“willing”分别表达义务和倾向。类似的话语中,发话人所表现出对受话人施加压力的责任程度是不同的,如(32)这一结构便使人感觉到压力来自于另外的渠道,而不是发话人自己。如果说限功词能够较为含蓄地表现其判断的主观性,情态附加语较为含蓄地表现其客观性,那么谓语扩展式则介于两者之间,从两个角度看都显得更为含蓄。相对而言,汉语不经常使用被动语态,更不要说用被
动语态来表明义务。而且,除限功词以外,汉语可用其他手段来体现义务,如:
(34) 念!
念吧!
念念吧!
你念念吧!
请你念念吧!
(35) “听见了吧! 许同志你听见了吧!”培绍大声
说。 (王祥夫《尖叫》)在以上汉语命令句中,义务的级差是通过动词的重复、改变语调或增加“啊、吧、嘛”等句末小品词来实现。此外,一些汉语句末小品词如“吧”,“罢”也可用于表达可能性。(36) 你不至于怪我罢。
(37) 你到现在也还没忘记她吧。
至于形容词,有些汉语形容词在句子中也可以表达情态和意态,诸如“容易”、“易于”、“爱”、“好”表达可能性,而“甘心”、“乐于”、“高兴”等表达倾向性。
(38) 懂行的人得到个便宜,就容易忘掉东西买到手中有没有好处。(可能性) (老舍《骆驼祥子》)
(39) 这是我名片,我很高兴认识你们。(倾向性)(王朔《懵然无知》)

4. 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语的情态表达系统有许多共同之处:两种语言的情态都可以通过限定情态功能词、情态附加
语、限定情态功能词与情态附加语的组合、以及谓语的扩展来实现。然而,英语和汉语都有一个十分复杂的情态系统,两种语言的情态表达形式在很多方面又不尽相同。因此对比研究英汉语情态表达系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略语言的魅力, 为语言学习, 教学及交际等提供有益的启示。这方面还值得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Cruttenden. A. Intonation (2nd ed. ) [M ]. Cambridge: CambridgeU2
niversity Press, 1997.
(下转第33页)
〓82〓
中的“利益”和“态度”则是很好的注解。
参考文献
[1] Benoit, W. L. The genesis of rhetorical action[J ]. The Southern Com2
munication Journal, 1994(59): 3422355.
[2] Biesecker,BarbaraA. Rethinking the rhetorical situation from within the
thematic of difference[J ].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1989, 22 (2): 1102
130.
[3] Bitzer, Lloyd. The rhetorical situation [ J ].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1968(1): 1214.
[4 ] Bitzer, Lloyd.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A situational perspective
[A]. In Eugene E. White (ed. ). Rhetoric in Transition: Studies in
the Nature and Uses of Rhetoric[C]. University Park: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0: 21238.
[5] Brinton, Alan. Situation in the theory of rhetoric[J ].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1981,14(4):2342248.
[6] Consigny, S. Rhetoric and its situation[J ]. Philosophy and Rhetor论文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相关文章

    英国英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美国美国 加拿大加拿大 新西兰新西兰 新加坡新加坡 香港香港 日本日本 韩国韩国 法国法国 德国德国 爱尔兰爱尔兰 瑞士瑞士 荷兰荷兰 俄罗斯俄罗斯 西班牙西班牙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 南非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