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各高校都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能力都能循序渐进地提高,从而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文章以格里菲斯大学为实例,国外课堂研究理论为依据,解释其如何以形成性评估作为教学手段完成学生的培养目标。旨在与同行探讨在国内商科课堂教学中引进形成性课堂评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教学和课程改革研究的重心已由对目标和方法的研究转移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和以教师为研究者的课堂教学研究上来[1]。
一、形成性评估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
我国教学中应用的传统评价体系是总结性评估(summative assessment),即在教学程序完成之后对所得效果加以衡量的总结性评估。大部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重视各级各类总结性的课程考试和能力水平考试结果,而不是形成性评估[1]。 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assessment) 通常是项目评价者用来成功实施该项目的手段[2]。作为教学方法和手段,其应用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近几年,我国有人开始对形成性评估在本
论文由
英语论文网www.51lunwen.org整理提供教学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尝试,如赖丹桂(1995) [3],何清(2005)[4]等。但主要是在英语教学方面的探索。在商业课程教学上的应用很少见到。而在国外的商科教学中,形成性评估作为教学手段的应用是普遍的。 本文以格里菲斯大学为例,具体解释该校如何以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手段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二、形成性评估教学手段在商科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具体的教育/能力培养目标 与我国高等教育中一直提倡的“素质/能力”教育目标相似,国外高等教育强调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日后能在一个多元化、充满活力的全球环境中取得事业的成功,而不只是向学生提供一个单纯的知识传递和进行科研的机会。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完成学校设计的课程,最终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格里菲斯大学也遵循着这一教育原则,其能本
论文由
英语论文网www.51lunwen.org整理提供力培养的层次目标十分具体、明确如图 1 所示。而这些目标养的内容与我国文科学生期望具有的能力调查结果(纪晓岩,2004[5])相似。格里菲斯大学会进一步指明每门课程重点培养的具体能力方向,并通过网站让学生在学习前就有所了解。以本科国际贸易专业中的“国际关系学”课程为例,在通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尤其强调如下几方面主要目标的培养(图 1 中阴影部分)。

学校教育/能力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层次化,使学生和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就有一个明确的能力培养或自我训练的方向,这对与刚入学的新生尤为必要。据该校任课老师介绍,本科一年级新生各学科不及格率都会在 30%左右(澳洲各大学的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新生不适应大学的生活方式,学习方法及大学课程要求的标准等导致的。 明确的目标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学校的培养思路,在学习中有目的地进行体验和强化。
2.全面的学习内容安排
学校在安排学生学习内容时,考虑的不仅是学分课程,而且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有的,利于日后工作、进修时的一些基本技能。因此学校将学习内容分为如下两部分:
(1)基本的,辅助功能的技能和学习策略 这些课程(包括学习材料)是学校免费提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其特点是没有学分,学期内循环开课,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包括各种计算软件的应用(如 Word,Excel,FrontPage,Dreamweaver)、文献查找方法、学术写作、考试技巧、笔记技巧等。学生自愿预约参加课程。每班人数限定为 20-30 人,以便于指导练习和解答问题。
(2)学分课程 完成学位所需学分课程因所学专业不同而不同。仍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全职学生需要四年内完成选修和专业课程共 32 门。无论是对于专业课程还是选修课程,教师在整个的知识传递过程中,都会有意地设计几项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以加强某些能力的训练。如在“国际关系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如下任务(表1 所示)。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并给予进行相应评价和反馈,以配合某些能力的培养。 的完成而获得。每个评估项目所培养的学生能力在表中都有清晰的表述,使得学生在目标明确的状况下,发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据格里菲斯大学商学院任课教师介绍:从单门功课投入的精力来说,学生除参加听课和辅导外,每周还要再投入 8 个小时用于该科目的资料查阅和研究,才可在小组讨论和作业中取得良好成绩。因此,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有 30%因不能很好管理自己或不适应而导致成绩不及格就在情理之中。

3.有效的授课形式
每门课程至少有两名教师承担授课、小组讨论/辅导和学生的作业评审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周有 2 小时授课、1 小时小组形式的辅导课程。每周1 小时的小组辅导人数不超过 25 人,以保障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分析。每次辅导课前学生必须按照进度要求阅读将要讨论的文章,其课堂发言的表现是考核的一个项目。 课堂上气氛都是民主、和谐的。树立学生“讲”的信心;建立“讲”的习惯,从而达到与别的同学或与老师相互交流、启发学习的目的。老师从不将自本
论文由
英语论文网www.51lunwen.org整理提供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就某个问题或某个观点发表看法时,也加上“我认为、依我看”等民主性的字眼,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进行提高。
4.评价/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客观 与国际关系学课程相类似,商科学生的单项课程的最终成绩将取决于几个项目(作业、考试)考核的综合成绩。由于项目贯穿于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多次的被评估的机会。考虑到协作能力和学习效率的培养,有些学科的作业会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迟交超过规定的期限将视为零分,这种纪律性也体现在必须参加的辅导课上。教师会给予及时的反馈评估,使得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表现,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进行调整。
此外,许多学科的期末考试题目在学校题库里。学生可以从图书馆的网络上自己找来练习。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每年考试题相似的地方很多。如果练习充分很容易获得高分,这充分体现出期末考试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活动。期末考试成绩通常只占学生该课程总成绩的 30%-35%。每项考核成绩累积以后,如果学生该课程的总成绩仍不及格,将得不到学分而必须重修(必修课)或者选修其他课程代替(选修课)。在学生的成绩单上,该课程不及格的记录将始终登记在册无法被任本
论文由
英语论文网www.51lunwen.org整理提供何成绩替代。本科学生在学习期间如果有 8门课程不及格,将被取消学籍。这是一种非常真实的学习过程和成绩记录,而且这种成绩评价体系决定了如果学生希望拿到好的成绩就必须进行深入的学习,像高中时代那样肤浅的学习就可以拿到高分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综上所述,形成性评估做为教学手段在具体教学应用中其特点可以归纳为:应用范围宽广(几乎可以覆盖商业学科的各个课程);使用的目的明确,手段科学(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且形式多样,体现了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民主性,公平和客观。希望能给我国的商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文滢.
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