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网

留学生硕士论文 英国论文 日语论文 澳洲论文 Turnitin剽窃检测 英语论文发表 留学中国 欧美文学特区 论文寄售中心 论文翻译中心 我要定制

Bussiness ManagementMBAstrategyHuman ResourceMarketingHospitalityE-commerceInternational Tradingproject managementmedia managementLogisticsFinanceAccountingadvertisingLawBusiness LawEducationEconomicsBusiness Reportbusiness planresearch proposal

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英语论文商务英语英语论文格式商务英语翻译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英语翻译论文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论文文献综述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ResumeRecommendation LetterMotivation LetterPSapplication letterMBA essayBusiness Letteradmission letter Offer letter

澳大利亚论文英国论文加拿大论文芬兰论文瑞典论文澳洲论文新西兰论文法国论文香港论文挪威论文美国论文泰国论文马来西亚论文台湾论文新加坡论文荷兰论文南非论文西班牙论文爱尔兰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语法高中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听力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词汇学英语素质教育英语教育毕业英语教学法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英语论文写作笔记handbook英语论文提纲英语论文参考文献英语论文文献综述Research Proposal代写留学论文代写留学作业代写Essay论文英语摘要英语论文任务书英语论文格式专业名词turnitin抄袭检查

temcet听力雅思考试托福考试GMATGRE职称英语理工卫生职称英语综合职称英语职称英语

经贸英语论文题目旅游英语论文题目大学英语论文题目中学英语论文题目小学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论文题目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委婉语论文题目商务英语论文题目最新英语论文题目英语翻译论文题目英语跨文化论文题目

日本文学日本语言学商务日语日本历史日本经济怎样写日语论文日语论文写作格式日语教学日本社会文化日语开题报告日语论文选题

职称英语理工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补全短文概括大意词汇指导阅读理解例题习题卫生职称英语词汇指导完形填空概括大意历年试题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模拟试题例题习题综合职称英语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例题习题词汇指导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概括大意

商务英语翻译论文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

无忧论文网

联系方式

“农民工”一词称谓的翻译方法

论文作者:www.51lunwen.org论文属性:硕士毕业论文 thesis登出时间:2013-04-24编辑:hynh1021点击率:4177

论文字数:10100论文编号:org201304231001493117语种:中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免费论文

关键词:农民工新市民农民工的翻译

摘要:对农村进入城市人员的称谓从“盲流”,“民工”,“农民工”,“务工农民”到“进城务工人员”,“来京务工人员”再到“新市民”,这一称谓的变化折射出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一群体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日益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认可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及文明程度的提高。

引 言


从2004年到2012年,连续9年中央1号文件锁定“三农”问题,表明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农民工,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引起政府的关注。事实上,农民工即农民工人,是中国特有的词汇。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https://www.51lunwen.org/yyfy/   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1]。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 278万人[2]。


一  “农民工”称谓的内涵

从历史发展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政策不容许农民流动,流动的农民被称为“盲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国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部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在家乡附近的乡镇企业打工。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年龄范围扩大,呈低龄化趋势,大部分没有受过技能培训,他们离土又离乡,主要由欠发达地区向东南沿海流动,农民工的团体在迅速扩大。第三阶段2006年以来,农民工分化明显。大多数青年农民工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部分农民工已经融入所在城市。“民工荒”开始从东南沿海向内陆蔓延,究其根源,一方面由于东部的产业升级,世界经济危机使中国出口减少;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东西部发展趋于平衡,农村经济迅速发展,部分农民工在家乡就业或创业。从生存状况看,由于农民工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个人技能较低,更重要的是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他们往往从事苦累脏险的工作,劳动时间长,报酬低;作为中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大的群体,农民工在城市的发展遇到种种问题包括居住困难,工资被拖欠,子女上学难,精神生活单调,性生活压抑,医疗保障缺乏,社会地位低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连续9年中央1号文件、2006年3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以及六中全会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纳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有这些,都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和法制环境。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城乡统一户籍制度的实施,伴随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医疗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城市保障房的建设,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等福利的实施,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将来城乡劳动者在福利、医疗、养老、就业等保障一体化的制度跟进,农民工的生活质量、社会地位和幸福指数将显著提高。


二、“农民工”称谓引起的争论

长期以来,“农民工”已经成了人们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习惯性称呼,然而这一称谓在学界和社会上都引起争议。首先这一称谓不符合汉语语法。从农民工的构词看,它是“农民工人”的简称,是由两个名词“农民”和“工人”构成的一个偏重型合成词。但是,“农民”一词和“工、农、商、学、兵”中的其他词一样,表示一种职业,它不能和表示其他职业词连用构成新词,汉语中几乎从不把两种表示职业放到一起。就像我们不能说“教师工人”或“会计军人”一样。其次,这一术语概念不清。社会学家、“三农”问题评论家艾君[3]认为,“农民工”一词中,“农民”表示职业,则“农民工”一词语法错误;如果该词中“农民”表示身份,则“农民工”的概念成立。“农民工”指的是农业户口,但从事着非农业工作的劳动者。“农民工”一词的出台就缺少科学性。艾君[4]认为“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工人、村民与市民”是对应关系,故“农民工”的科学的称谓应该是“农村工”,称呼为“农民工”玷污了汉语言的严肃性。第三,这一称谓含有歧视色彩。宪法规定人生而平等,每个公民享有包括就业在内平等的权利。个人的出身不应该决定公民的就业。在教育方面,我们不把从农村入学的大学生称为“农民大学生”,同样,我们不把出身农村的省长称为“农民省长”,那么我们也不应该把来自农村的劳动者称为“农民工”。法学界人士也呼吁取消农民工概念。由于农民工概念沿用了农民这一身份标志,使得歧视性的身份制度在城市空间得以延伸、再生。只有取消这一概念全体劳动者的权利才能实现[5];只有淡化而不是固化农民工概念,不断强化城乡迁移者的市民、公民身份,才能保护迁移者的权利[6]。第四,管理层也逐渐对于这一称谓提出异议。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农民工”一词,在2005年报告中,新出现了“进城务工农民”一词。在2008年的工作报告中出现的“进城务工人员”的称谓。2004年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建议把“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改称为“来京务工人员”,2011年他又倡导称其为“新市民”[7]。2006年西安市雁塔区委、区政府要求对“外来人口、外来务工人员、打工者、农民工”等称谓统一规范为“新市民”。武汉专门成立了“新市民网站”(www.whxsm.com),把“农民工”的称谓也改为“进城务工青年”和“新市民”;2011年12月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呼吁取消“农民工”称呼[8],2012年1月广东市委书记汪洋指出,广东将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镇的制度设计,加快研究并适时出台取消“农民工”称谓的政策措施,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真正融合[9]。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从“农民工”到“新市民”,这不仅是称谓的改变,而是社会态度的转变。对农民工的歧视包含制度歧视和社会歧视两方面,现在从称谓上有了改变,农民工从最初被排斥、被歧视,到 现 在 逐 步 被 认 可、被 接 纳,并 融 入 当 地 社会[10]。综合媒体,学界和管理者的意见看,“农民工”的称谓中,农民是身份,“农民工”的称谓带有比较浓烈的歧视色彩,这种看重个人出身的称谓一定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上学,就业等公民权利。对其称谓,我们应该按照其职业而相应的称为建筑工人、园林工人、清洁工、销售员等等;在城市的社会生活中,称为市民,如北京市民,上海市民。在法律意义上称为公民,而逐渐杜绝根据人的户口身份而有歧视性的称谓。“农民工”的称谓一定会逐渐淡出媒体,“新生代农民工”,“九零后农民工”的称谓自然也会随之消失。


三、“农民工”称谓的翻译

“民工”一词最早出现在解放战争时期,指为解放军运输战争物资的农民,后来也指从事桥梁道路等公共设施的劳动者。《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没有“农民工”一词,把“民工”定义为:指到城市打工的农民[11]950。由于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能及时反映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和官方的看法,所以本文主要以历年政府工作报告[12](汉语和英语)的语料为研究对象来看“农民工”一词的翻译。“农民工”一词和教师、牧师一样属于通名,即通用名称,也为术语的一种,一般使用意译。著名翻译家周有光[13]认为,术语与文化如影随形,须臾不离。对于术语的翻译既要注意术语翻译的民族化,使术语适应本国语言,有本国特色,应与本国词汇格式“调和”使其容易学习、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又要注意术语翻译的国际化,随同世界通用说法,不造本国独用名词。姜望琪[14]在谈术语翻译的标准时提到,术语翻译要注意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和约定俗成。根据国家权威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看,“农民工”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译为farmer-laborers.这种翻译带有浓厚的汉语色彩,由农民(farmer)和劳动者(laborer)构成,与汉语如出一辙,有中式英语的嫌疑,且不符合英语构词法,所以这种译法很快消失。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农民工”一词出现7次[15],被分别译为migrant rural workers 4次;rural workers in cities 1次 使用代词避免重复2次。migrant rural workers也显然不妥。从字面意思看,migrant指为工作从论文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共 1/2 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英国英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美国美国 加拿大加拿大 新西兰新西兰 新加坡新加坡 香港香港 日本日本 韩国韩国 法国法国 德国德国 爱尔兰爱尔兰 瑞士瑞士 荷兰荷兰 俄罗斯俄罗斯 西班牙西班牙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 南非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