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网

留学生硕士论文 英国论文 日语论文 澳洲论文 Turnitin剽窃检测 英语论文发表 留学中国 欧美文学特区 论文寄售中心 论文翻译中心 我要定制

Bussiness ManagementMBAstrategyHuman ResourceMarketingHospitalityE-commerceInternational Tradingproject managementmedia managementLogisticsFinanceAccountingadvertisingLawBusiness LawEducationEconomicsBusiness Reportbusiness planresearch proposal

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英语论文商务英语英语论文格式商务英语翻译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英语翻译论文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论文文献综述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ResumeRecommendation LetterMotivation LetterPSapplication letterMBA essayBusiness Letteradmission letter Offer letter

澳大利亚论文英国论文加拿大论文芬兰论文瑞典论文澳洲论文新西兰论文法国论文香港论文挪威论文美国论文泰国论文马来西亚论文台湾论文新加坡论文荷兰论文南非论文西班牙论文爱尔兰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语法高中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听力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词汇学英语素质教育英语教育毕业英语教学法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英语论文写作笔记handbook英语论文提纲英语论文参考文献英语论文文献综述Research Proposal代写留学论文代写留学作业代写Essay论文英语摘要英语论文任务书英语论文格式专业名词turnitin抄袭检查

temcet听力雅思考试托福考试GMATGRE职称英语理工卫生职称英语综合职称英语职称英语

经贸英语论文题目旅游英语论文题目大学英语论文题目中学英语论文题目小学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论文题目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委婉语论文题目商务英语论文题目最新英语论文题目英语翻译论文题目英语跨文化论文题目

日本文学日本语言学商务日语日本历史日本经济怎样写日语论文日语论文写作格式日语教学日本社会文化日语开题报告日语论文选题

职称英语理工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补全短文概括大意词汇指导阅读理解例题习题卫生职称英语词汇指导完形填空概括大意历年试题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模拟试题例题习题综合职称英语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例题习题词汇指导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概括大意

商务英语翻译论文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

无忧论文网

联系方式

论英国哥特小说的形成及其发展

论文作者:留学生论文论文属性:职称论文 Scholarship Papers登出时间:2011-03-23编辑:sally点击率:3936

论文字数:4030论文编号:org201103230017202469语种:中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免费论文

关键词:英国哥特小说形成发展

 

摘要: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英国哥特小说最早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作为一个流派真正产生影响并形成高潮是在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初。哥特小说对英国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简要阐释了哥特小说形成于英国的原因和背景,论述了其历经19世纪和20世纪的发展在现当代的再度繁荣。

关键词:英国;哥特小说;形成;发展

 

一、“哥特”的概念

“哥特”(Goth)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即古日尔曼)民族的哥特部落。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在欧洲的民族大迁徙中,条顿人不断涌向南欧,尤其骠悍的哥特人更是同罗马人作战的主力。在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征战中,条顿民族最终在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罗马帝国。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后,英勇善战的哥特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后来人们用“哥特”这个词来指称12世纪到16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主要用于教堂和城堡,其特点表现在高耸的尖顶、窄长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长的走廊,而且多带有神秘的暗室、阴森的地下室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眼中,这些与他们崇尚的古希腊罗马文明背道而驰,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恰好是古罗马之后“黑暗时代”的绝妙象征。因此,他们用毁灭了古罗马的哥特部落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建筑风格,哥特这个词也逐渐被赋予了恐怖、神秘、黑暗、野蛮等多种含义(肖明翰,2001)。

大约到了18世纪中后期,这个词又成为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这一类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荒野为背景,经常出现幽灵鬼怪或者超自然现象,往往描写凶杀、暴力、复仇等内容,追求恐怖刺激的情节,充满悬念,笼罩着神秘、阴森的气氛。“这种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哥特小说,因其开山之作是贺拉斯·瓦尔普(Horace Walpole,1717—1797)的《奥特龙多堡》(The Castle of Otranto,1764)的副标题为‘一个哥特故事’(A Gothic Story)”。从理论形态的层面来考察,哥特小说创作的学理依据和存在价值,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文学理论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亚里士多德是文学作品表现恐怖、罪恶、凶杀、惊奇与苦难的理论先驱(李伟防,2004∶80—83)。尽管两百年间的哥特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发生了一些相应的变化,但总的来说,哥特小说的定义从一开始就遵循了这种描述性的范式(林斌,2005)。

二、英国哥特小说的形成

哥特小说之所以产生在英国,并在其他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自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苏格兰的祖先凯尔特人和哥特人一样都属于条顿部落。他们在长达数百年的民族迁徙和无休止的征战中,创作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许多都是描写自己民族的英雄和具有超能力的妖魔怪物之间惊险恐怖的斗争。这些民间传说不仅为哥特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灵感,而且在英国的读者中造就了接受哥特小说的心理基础。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也是哥特小说的另一个重要源头。中世纪的戏剧,大多是通过演绎《圣经》故事来宣扬基督教教义的。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迅速世俗化。当时最有影响的是古希腊悲剧,然而与其他欧洲主要国家不同的是,在英国最受欢迎的却是充满凶杀暴力的作品,这样的倾向大概与长久以来的条顿民间传说造就的心理基础不无关联。当时的“大学才子派”更是创作了很多复仇剧,里面充斥着许多凶杀暴力的内容,时常有幽灵鬼魂出没,成为英国第一批有影响的世俗剧作家。英国戏剧的这一重要特点在后来莎士比亚等人创作的悲剧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后世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哥特小说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圣经》和基督教传说,特别是关于地狱的传说,也是哥特小说的重要源泉。

18世纪,欧洲全面进入了理性时代,启蒙主义思想家将理性弘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的理性看作是一切现存事物的最高裁判”(朱维之,1994)。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唯理原则的颠覆因素不断发展。特别在文化艺术方面,更是对理性主义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18世纪后半期,“文坛上开始出现新的文学流派,其中感伤主义最为重要,诗歌创作也出现了繁荣局面。感伤主义作家在创作上突破理性主义原则的束缚,强调感情的力量,使整个文学的基本情调发生转变”。(王忠祥,1999)感伤主义小说“强调以人的感情生活为重点,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世界的描写兼及透视人物内心活动所及的外在世界,使文学的主情性特质得到了强化”。特别是墓园派诗人,他们关注内心世界和个人的情绪,运用想象表现超自然现象和神秘的体验,经常把坟墓、死亡、黑夜和幽灵等作为诗歌描写的对象,他们对于恐怖情有独钟,给了哥特小说很大的影响,也为哥特小说准备了读者。很多学者认为理性时代失去了美好的寓言世界,他们对中古诗歌和异国文化投以浓厚的兴趣。这种热潮为哥特小说的出现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异己载体,也为读者提供了摆脱现实世界束缚、在想象世界中解脱的可能。

三、英国哥特小说的发展

但是哥特小说作为一个流派真正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高潮,却是在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初。特别是18世纪90年代,对于哥特小说的发展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十年,有些文学史家把这个时期称为“哥特的十年”(Gothic Decade)。这段时间里,安娜·拉德克利夫以大约每年一本的速度出版了《奥多芙的神秘》、《阿林堡和丹本堡》、《西西里传奇》、《森林传奇》和《意大利人》等作品,被看作是哥特小说的集大成者。特别是《奥多芙的神秘》和《意大利人》,通常和M·G·刘易斯的《僧侣》一起被列为哥特小说的经典之作。

18世纪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现实主义小说上。作家描写的多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力求使读者相信其真实性,致力于使小说的情节发展自然合理,避免荒诞幻想的内容。用可信的文笔描写世人的实际生活是18世纪英国小说的基本特征。这种现实主义小说当然无可非议,但它却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因为人们的需要毕竟是多方面的,除了在故事中看到现实的影子之外,也需要从超现实甚至荒诞的故事中得到愉悦调节,而哥特小说恰好适应了读者的这种要求。

哥特小说的影响并不仅止于此,此后的二百多年中,很多一流的诗人和作家都直接创作过哥特式的作品,或者将哥特手法大量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比如拜伦、雪莱、济慈、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和美国的爱伦·坡、霍桑、福克纳等,从而在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传统。虽然哥特小说一直在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它本身就产生于对当时占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逆反,并且也是在这种冲突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带有天生的边缘性和颠覆性。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几经起落,不时与各时期的主流文学相结合,但其本质上的边缘性和颠覆性始终保持着几乎没有改变。

从19世纪中期开始,随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强化,同整个浪漫主义流派一样,哥特小说也由盛而衰,地位大为下降。但是它仍然作为通俗小说拥有大量的读者,而且还影响着包括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在内的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尤以《呼啸山庄》为最突出代表。例如,希斯克利夫就源自哥特传统中的“恶棍英雄”形象,评论家莱斯利·菲德勒这样论述:“恶棍英雄确实是哥特体裁的创造……该体裁往往以恶棍英雄既引诱别人又自己遭受苦难、既迷人又邪恶为主题(Marie,1998)”。《呼啸山庄》整个故事充满了哥特式情节:洛克乌德梦境中血淋淋的手,大概是小说中最为残忍的意象,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在荒原上游荡的孤魂,以及希斯克利夫吊死就要产仔的长毛垂耳狗,亨德莱把刀子插进莱莉的牙齿之间、把自己的婴儿沿着楼梯往下扔,凯瑟琳用指甲把伊莎贝拉的胳膊拧得发青,希斯克利夫踩毁亨德莱的面容……(Emily Bronte,1993)这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都属于阴森恐怖的哥特小说场景。现实主义作家把哥特恐怖小说同社会批判小说结合起来,运用哥特手法揭露社会罪恶,批判社会现实。虽然故事发生的场景及故事描写的对象都发生了改变,但是仍然具有鲜明的哥特色彩及哥特手法强烈的震撼力,这恰恰增强了小说批判现实的力度。到了19世纪末,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哥特小说也获得了新的繁荣。

20世论文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共 1/2 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英国英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美国美国 加拿大加拿大 新西兰新西兰 新加坡新加坡 香港香港 日本日本 韩国韩国 法国法国 德国德国 爱尔兰爱尔兰 瑞士瑞士 荷兰荷兰 俄罗斯俄罗斯 西班牙西班牙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 南非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