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课堂学习中“师源性”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论文作者:www.51lunwen.org论文属性:硕士毕业论文 thesis登出时间:2017-09-17编辑:lgg点击率:3907
论文字数:38596论文编号:org201709062027305208语种:中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 33
关键词:初中英语论文初中生英语课堂学习“师源性”焦虑
摘要:本文是初中英语论文,通过文献收集,笔者发现,国外学者关于外语课堂学习焦虑的研究早于中国。国内外的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外语课堂焦虑概念、类型、诱因以及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国内研究对学生情感的关注稍晚一些。2011 年底,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简称“新课标”),新课标为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主要从小学和初中两阶段出发,提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并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新课标提出积极的情感态度将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教育部,2011)。此后,国内关于学生情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研究中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焦虑、自信、自尊、动机、态度等。其中,焦虑被认为是影响学生外语学习最重要的情感因素(赵鑫,2013),学者们称其为“外语学习焦虑”。 虽然情感因素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国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这种模式虽然在特定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模式越发显示了其不足,它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忽略了师生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尤其在中国西北偏远地区,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关注更为缺乏。然而在这些地区,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只能通过英语课堂来进行学习,课外缺乏接触和使用英语的环境,所以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焦虑现象比较严重。作为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这种现象更为严重,他们自尊心较强,情绪波动较大,更容易引起焦虑等负面学习情绪。例如,他们比较注意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形象”,害怕出错所以课堂保持沉默、不发言;或者是发言时,声音很小,唯恐老师和同学嘲笑等,凡是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其英语学习。因此研究初中生英语课堂的焦虑情况很有必要。
...........
1.2 研究目的
通过文献收集,笔者发现,国外学者关于外语课堂学习焦虑的研究早于中国。国内外的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外语课堂焦虑概念、类型、诱因以及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师源性”外语课堂学习焦虑的研究中主要包括概念界定、“师源性”焦虑的分类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所以本研究中,笔者先将国内外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然后借助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达到以下研究目的:(1)了解初中生英语课堂学习中“师源性”焦虑主要受教师哪些方面的因素影响;(2)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对学生“师源性”焦虑产生影响;(3)通过分析,提出一些降低 “师源性”焦虑的建议,从而促进初中生的英语学习。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焦虑与外语学习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辞海定义焦虑为“焦急与忧愁”。心理学家 Spielberg(1983)提出,焦虑是伴随个体自主神经的唤醒而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怀疑、忧虑的负面情绪。 外语学习焦虑是外语学习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焦虑,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关于外语学习焦虑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以下观点:外语学习焦虑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信念(Horwitz,1986);外语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在语言课堂学习中产生的感情、意识及行为上的恐惧、紧张(Aida,1994);外语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压抑、焦急、怕犯错误等(姜东霞 ,何杰,2010)。 有些学者专门从语言学习者语言输出方面来界定外语学习焦虑。他们认为外语学习焦虑是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进行交流时所表现的恐惧、紧张和不安(Gardner,& Macintyre,1993;Ellis,1994)。外语学习者产生语言输出焦虑的原因是自己的语言学习未达标,因此这种焦虑是学习者因自己的语言学习未达到预期目标,在使用外语时产生的一种恐惧、紧张心理(王银泉,万宝书,2001)。 对外语学习焦虑的定义很多,但存在很多共同点。总的来说,外语学习焦虑就是指外语语言学习中,在输入或输出目标语言时产生的一种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
.....
2.2“师源性”焦虑
通过语言学习焦虑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教师是学生产生外语学习焦虑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研究教师带给学生的这部分焦虑尤为重要。目前关于教师所引起的学生焦虑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尤其是关于专门的“师源性”焦虑的研究相对比较少。首次对“师源性”焦虑进行界定的是冯桂玲(2008),她提出“师源性”焦虑是指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因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手段、教育方法不当,或由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心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引发学生的焦虑。 李鹏和朱德全(2015)认为“师源性”焦虑是由于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与心理健康知识,采取了不恰当的教育行为从而引发了学生的焦虑。 从学生焦虑来源看,“师源性”焦虑主要是指学生所产生的焦虑来源于教师方面。本文中的“师源性”焦虑主要限定在英语课堂学习中,英语教师的不当的课堂行为和不良情绪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引发学生的语言学习焦虑。
........
第三章研究设计 ...... 13
3.1 研究问题 .... 13
3.2 研究对象 .... 13
3.3 研究方法 .... 14
3.3.1 问卷调查法 .... 14
3.3.2 访谈法 ........ 16
第四章结果与讨论 .... 18
4.1 初中生英语课堂学习中“师源性”焦虑的总体分析.......... 18
4.2“师源性”焦虑在个体因素中的差异性分析 ....... 29
第五章结语 .......... 44
5.1 结论 ........ 44
5.2 教学启示 .... 44
5.3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46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本章主要通过整理、分析问卷数据,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初中生英语课堂学习中“师源性”焦虑的总体存在情况。
4.1 初中生英语课堂学习中“师源性”焦虑的总体分析及其与教师相关的影响因素
由表 4.1 看出,“师源性”焦虑总分均值为 68.75 分,高于问卷平均分值 63 分,表明初中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存在“师源性”焦虑,且焦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此次调查“师源性”焦虑的最大值为 103 分,接近满分 105 分极度“师源性”焦虑值;最小值为 32分,高于 21 分完全无“师源性”焦虑值,由此可见,“师源性”焦虑在初中生英语学习中较普遍地存在。 通过对“师源性”焦虑各个维度的调查,可以看出各个维度的焦虑项均值都高于 3,表明教师这六个方面均引起了学生的焦虑。其中教师课堂提问的焦虑均值最高,教师语言次之,表明教师课堂提问和教师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焦虑。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师源性”焦虑在初中生英语课堂学习中普遍存在,这也就验证了以前研究中提出的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与教师有关(Macintyre,& Gardner,1991;Mark, & Judith, 2015;Young ,1991;Oxford ,1999;冯桂玲,2008;李先进,2014;张庆宗,2011)。在各个维度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课堂提问和教师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课堂焦虑,这与之前孙奕、梁昕等人的研究一致。笔者认为,教师语言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师课堂提问相比课堂其他活动更为频繁,因此它们对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焦虑的影响最大。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情感过滤假说,焦虑影响个体的发展和语言的习得。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初中生英语课堂学习中的“师源性”焦虑,本研究将从教师语言
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