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网

留学生硕士论文 英国论文 日语论文 澳洲论文 Turnitin剽窃检测 英语论文发表 留学中国 欧美文学特区 论文寄售中心 论文翻译中心 我要定制

Bussiness ManagementMBAstrategyHuman ResourceMarketingHospitalityE-commerceInternational Tradingproject managementmedia managementLogisticsFinanceAccountingadvertisingLawBusiness LawEducationEconomicsBusiness Reportbusiness planresearch proposal

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英语论文商务英语英语论文格式商务英语翻译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英语翻译论文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论文文献综述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ResumeRecommendation LetterMotivation LetterPSapplication letterMBA essayBusiness Letteradmission letter Offer letter

澳大利亚论文英国论文加拿大论文芬兰论文瑞典论文澳洲论文新西兰论文法国论文香港论文挪威论文美国论文泰国论文马来西亚论文台湾论文新加坡论文荷兰论文南非论文西班牙论文爱尔兰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语法高中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听力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词汇学英语素质教育英语教育毕业英语教学法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英语论文写作笔记handbook英语论文提纲英语论文参考文献英语论文文献综述Research Proposal代写留学论文代写留学作业代写Essay论文英语摘要英语论文任务书英语论文格式专业名词turnitin抄袭检查

temcet听力雅思考试托福考试GMATGRE职称英语理工卫生职称英语综合职称英语职称英语

经贸英语论文题目旅游英语论文题目大学英语论文题目中学英语论文题目小学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论文题目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委婉语论文题目商务英语论文题目最新英语论文题目英语翻译论文题目英语跨文化论文题目

日本文学日本语言学商务日语日本历史日本经济怎样写日语论文日语论文写作格式日语教学日本社会文化日语开题报告日语论文选题

职称英语理工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补全短文概括大意词汇指导阅读理解例题习题卫生职称英语词汇指导完形填空概括大意历年试题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模拟试题例题习题综合职称英语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例题习题词汇指导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概括大意

商务英语翻译论文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

无忧论文网

联系方式

中国英语的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论文作者:www.51lunwen.org论文属性:硕士毕业论文 thesis登出时间:2013-05-31编辑:hynh1021点击率:2455

论文字数:12100论文编号:org201305302126536741语种:中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 33

关键词:中国英语英语教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英语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内在要求和必然性。中国英语的发展对在本土环境进行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于对学生的相关调查研究,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事物的能力及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中国英语研究的发展回顾

1.中国英语产生的必然性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英语已不再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专用语言,而已成为一门多民族、多文化和多功能的世界性语言。目前,世界上几乎 1/3 的人口掌握了英语,而以英语为外语的人数已超过了以英语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人数,英语已经被整个世界所拥有(李少华,2005:61)[1]。 卡奇鲁[2](Kachru, 1985)根据英语的不同使用者创建了著名的三个同心圈,内圈(inner circle)、外圈(outer circle)和扩展圈(expanding circle)。处于内圈的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传统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内圈国家的英语是英语本体,是规范英语的源泉;外圈包括印度、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原英国殖民地,这些国家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官方语言;扩展圈则为那些英语为外语的国家,如中国和日本,这三个圈的英语是建立在一个共核(common core)基础之上,即各种英语变体都应遵循英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层面的共同规则。“英语族”(Englishes)这一概念已经获得世界上大多数学者的认可,英语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必然会使英语同当地的政治、语言、历史、文化、习俗、心理等相结合从而导致它的变异,形成带有本地特征并在各个层面与母语英语有不同程度差异的英语变体。 英语在中国的传播、使用就使得中国环境下的英语变体即中国英语应用而生, 英语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2.中国英语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特征,它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邓炎昌,1998:147)[3]。 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语言,英语在表述具有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经济行为、文化习俗、社会生活、思维模式等本土文化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这时我们应大胆地使用音译、译借、语义再生等手段去表描述它们,以此填补由于英汉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词汇、文化空白和中国意念表达的空白。 中国英语的出现能帮助实现我们历史传承,社会价值观念,科教文化,经济生活以及自己的观点和期望的表达。中国英语的出现也是中国扩大对外交流,提高国际影响力,实现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需要。 语言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概念,它承载着深厚的政治内涵和价值观,盲目地推崇某种语言,最终会导致对于这种语言所代表的价值观的认同,至少在潜意识上如此(李少华,2005:62)[1]。 战后英国和美国在海外积极推广他们的语言计划,其目的就在于想通过语言的推广和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理念和价值观,使外国利益趋同于本国利益。 而实际上,跨文化交流是基于平等、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充分理解对方而不改变自己的平等交际。 所以我们在交际的过程中,要树立文化平等观,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必改变自己的身份和文化价值观念,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中国英语这个语言工具不遗余力地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中国文明发展的新成果, 在世界文化中获得中国人应有的文化话语权力,并且刺激增强国人的民族荣誉感和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中国英语研究发展对中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中国英语的相关研究及其发展对中国外语教学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方面都作出了新要求。我国的英语教育一直被批评为费时而低效,前国家总理李岚清曾在 1996 年的外语教学年会中指出:“我们的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但连‘What https://www.51lunwen.org/TeachingEnglish/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这一简单问题都答不出来。 ”时隔 16 年,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原因不是因为学生不懂得如何用英语结构来进行这些日常生活交际,而是学生并不确切知道豆浆、稀饭、油条、年糕的英文表达而一时语塞,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学生对于汉堡薯条三明治一些洋食品可以用英语脱口而出。 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英语教材中大都选自欧美原汁原味的英语语料,涵盖了英美饮食、教育、体育、政治、文学等方面内容,学生对欧美英语生活的常见词汇非常熟悉,但对中国日常生活基本词汇表达掌握却略显苍白。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能够清楚地说出美国的参众议员,英国的上下议院的名称,但对于与国人密切相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党会的相关表达却知之甚少;不少大学生了解酸葡萄、美国梦的内涵外延,能津津乐道地谈论圣诞的由来和庆祝活动,但一旦他们被问及外国人非常感兴趣的孔子、中医、京剧、武术及中国的传统节日,他们往往面露难色,一方面他们自己对此涉猎不深或并不精通,更主要的原因是在于他们不知道许多涉及中国特色的词汇该如何表达。南京大学学者从丛(2000)[4]首次提出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一现象的主要特征是在用英语表达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或传统文化内容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造成交际障碍,甚至造成国际交流的负面影响。在目前的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英美文化的介绍与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无可厚非,因为这有利于外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开拓国际视野。 但是我们熟悉西方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并不意味着放弃我们民族特色和文化身份(王守仁,2001)[5]。 大学英语教学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对于广大没有机会在国外生活的英语学生来说,需要用英语表达的往往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事物和现象,是国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活环境,许多时候我们的选择不妨是使用中国英语进行交流,一方面它符合英语的规范,另一方面它又带有深深的中国烙印,能够传递中国的语言文化习惯和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所以,广大外语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必须认识到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在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英语的学习,了解中国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的特点,教学内容上应包括能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英语,加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提高学习者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各种英语交际环境,在国际交往过程中真正做到互惠互利。

三、实证调查与讨论

笔者也在 2012 年 6 月对浙江中医药大学的 100 名通过四级的学生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对中国英语的了解情况、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评析等方面。问卷第一、二、三题涉及对世界英语、中国英语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在 100 个学生中,只有 6%的同学表示听说过 World Englishes 这个概念;同学对内圈英语的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的提法(23%的同学表示听说过此名称)比外圈英语印度英语和新加坡英语(17%)相对而言较熟悉,78%的同学表示听说过中国英语,但对此概念和内涵存在着一定偏差:部分同学认为这就是中国人学习的英语或者英语中国化了的结果;问及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差异,99%的同学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大多数同学都认为中国式英语是受到汉语干扰,在词汇、语法、句式结构上并不规范的英语,是在英语学习应尽量避免的;在问及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英文表达,同学们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32%的同学知道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提法,43%的同学认为是 Chinese English;中式英语的表达有 Chinglish,Chinese English,也有 Chinese style of English,Local Chinese English 或 English of China,整体呈现混乱的局面。从此次问卷,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并不十分了解英语世界化和本土化的相关知识,对于中国英语这种变体停留在听到过的状态,对其概念认识模糊,对它为何出现及它的功能了解尚少,这就给外语教育者一个提示,在日后的英语教育过程中,在碰到涉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如功夫、太极、豆腐、一国两制、中医阴阳理论时,要趁机简单介绍世界英语的发展趋势及中国英语出现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具有中国特色事物英语表达的兴趣,并在课后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积累这方面的表达。谈及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93%的同学说由于自己是生于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并养于斯的原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理所当然的较好些;另外也有 7 位同学由于经常观看欧美影视作品,承认对论文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共 1/2 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英国英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美国美国 加拿大加拿大 新西兰新西兰 新加坡新加坡 香港香港 日本日本 韩国韩国 法国法国 德国德国 爱尔兰爱尔兰 瑞士瑞士 荷兰荷兰 俄罗斯俄罗斯 西班牙西班牙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 南非南非